【專題】媒体:中国之机,美国之危

http://www.infzm.com/content/37595

雲南:當政治與新聞"不期而遇"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何忠洲 發自昆明 2009-11-18 22:38:47

"仇和與伍皓是兩個風格迥异的官員;而相同的是,他們都選擇掀起一場媒體風暴,幷影響當地傳媒與政界"

以前給官員電話,所得到的答復往往是"不得閑""你不要煩我"。而現在,"哪怕不願意接受采訪,但還是客氣多了。有的還主動提供別的可采訪對象的電話。"

伍皓一度"暫時選擇沉默"。南方周末記者獲知的消息說,
在一次省委會議上,有的常委對伍皓的做法提出异議,後來省委書記白恩培表態是一次嘗試後,伍得以過關"

地處邊陲的雲南正在經歷一場政治與媒體相互作用的風暴,而兩個製造風暴的當地官員,一個是早就聞名全國的個性官員仇和,另一個則是正在聞名新聞界的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

力推輿論監督的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現在獲得了地方立法的支持。10月30日,昆明市人大通過的《昆明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草案)》中明確:"干擾、阻礙新聞媒體依法開展輿論監督的,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問責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而從新華社雲南分社常務副總編輯任上轉爲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伍皓,在因"躲猫猫案"發生後不顧副部長的身份,組織網友調查而遭遇上級"誡勉談話"之後,如今也順利通過試用期一年的考驗,幷被進一步"壓擔子":就在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11月中旬,雲南省委宣傳部分工調整,伍皓在原來分管的新聞工作之外,又被加上了網絡、外宣等領域。

仇和到昆明後一如既往的嚴謹。冬天穿西服,他也一定將襯衣穿在毛衣的外面,細節一絲不苟。對于刊登在報紙上的個人照片,仇和要求親自審定後才能發表。而且,不接受任何采訪。

而作爲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伍皓QQ差不多24小時都挂在網上,他和人聊天仰靠時不自覺的就把眼鏡推到了額頭上,而且有記者前來他即接受見面。

顯然,這是兩個風格迥异的官員;而相同的是,他們都選擇掀起一場媒體風暴,雖然一個是主動爲之,一個是分內職責所在。

這是一種不期而遇,而他們背後的雲南,一場新聞與政治的不期而遇,也正在蓬勃登臺,幷影響當地傳媒與政界。

政治想到了新聞

"明星"官員仇和的表現幷沒有多少懸念。這個秉持"不看廣告看療效"的前宿遷市委書記,在2007年底調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後一如既往的"强勢"——當時的輿論認爲,仇的"强勢"是要力圖改變當時經濟增長率已列全國省會城市倒數第一的昆明。

一場官場整肅如宿遷般展開,只是這一次,對官員的監督,仇和找到了一個和宿遷比更爲有效的方式:媒體。

這位剛剛上任的市委書記讓各個新聞單位提供近期報道,特別提出"要負面的報道"。他說,"新聞媒體就是我們的'保健醫生'。"

2008年2月16日,經過連夜擴版,《昆明日報》用四個整版刊登了全市所有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分工情况和電話號碼,隨後遭遇"瘋搶"。昆明日報社趕緊再版這份"官員專刊",再次銷售一空。當年,昆明上班時間不接聽電話的168家單位,在全市範圍內被通報批評,5名官員被問責。

但仇和顯然不滿足于此。2008年9月,昆明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關于建立重大黨務政務信息公開主動接受新聞輿論監督制度的意見》,聘請中央駐滇、香港駐昆和省屬新聞媒體以單位作爲昆明市新聞輿論監督員。

在聘請了"外人"之後,昆明市的新聞媒體不久也接到通知,要求每周上報輿論監督情况。而且,對新聞媒體曝光的監督事項,相關單位應在10日內反饋辦理情况,否則面臨的又將是問責。

單10月份,昆明市西山區就有16名幹部因"創衛不力"被問責。起因便是10月15日到25日之間昆明媒體的曝光。一位做社會新聞的當地記者告訴南方周末,他們曾一度擔負起在市里到處尋找垃圾幷拍下來的使命。

與嚴厲而强勢的仇和個性相比,身爲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伍皓的出場則顯示的是一個記者加新聞管理者的個性。

這個和一系列轟動全國的案子緊密相連的宣傳官員,在"躲猫猫"案中組織"網民尋求真相調查團";在"小學生賣淫案"中上網發帖"想網絡應該給予我答辯和說明事實的權利"。

這個自稱不對所轄媒體進行審稿、不追求一致聲音的官員,首先遭遇到的是針對自己的質疑,11月15日對伍皓推行媒體監督員的質問就直接發在伍皓所管的《雲南日報》上:"媒體義務監督員"到底該監督什麽?

新聞影響下的政治生態

兩個風格迥异官員的不約而同,最終作用在雲南的媒體與政治生態上。

仇和借重于媒體等輿論監督整頓吏治,産生了相當威懾作用。在嚴厲的問責制度下,很多官員"手機備兩塊電池保證24小時開通"。

昆明當地的好幾個時政記者都向本報記者坦言:以前給官員電話,所得到的答復往往是"不得閑""你不要煩我"。而現在,"哪怕不願意接受采訪,但還是客氣多了。有的還主動提供別的可采訪對象的電話。"

變客氣了的官員,對媒體也有了更大的寬容。

10月28日,當地《雲南信息報》率先報道昆明美女副市長李茜的消息,這引起了質疑,因爲第二天市人大才會通過。不過,聞知此事的官員哈哈一笑:只要整體沒有問題,不用過多的追究細節。

曾有媒體報道本市兒童血鉛超標的問題,但是經過調查發現結果幷不是報道中所說的那麽嚴重,對相關媒體也未有任何指責。

對媒體而言,輿論監督幷不意味著曝光。"所謂負面的東西,往往通過輿情報告上去,本意還是爲了解决問題。"一個媒體的部門主任說。

不過借監督之名,一些媒體從業人員對輿論監督權力的"隱形利用",也使得一些官員極爲惱怒。一位官員在回答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有些記者是不應該在這個行業做的。另有官員對本報記者說:雖然從財政上政府幷不能控制媒體,但是總編社長還是組織任命的,管住人就管住了一切。

而在省委宣傳部的伍皓因爲職權所限,所做的更多不是"問責"而是"推動"。

曾有中央媒體報道萬棵大樹進城背後的"綠色泡沫",省委宣傳部馬上給林業廳發紅頭文件,立項督查。在有報道稱昆明東川區出現兒童血鉛事件後,宣傳部向環保局立項督查。

他也向本報記者坦承,面對一些"不合理現象",省委宣傳部曾主動做媒體的"綫人"。有進城賣豌豆的農民,結果沿途所徵稅費還要超過豌豆本身,聽到消息的省委宣傳部爲此"透露"給了當地媒體。

但與仇和相比,伍皓的舉動顯然要面臨更多的壓力。

"躲猫猫"事件中伍皓受到"工作觀念過于超前,會把雲南引入輿論灾難"的批評,而在"小學生賣淫案"後,落款"省紀委、省監察廳聯合調查組"的紅頭文件,建議對伍皓"談話提醒",因爲他"在把握宣傳方向、輿論導向方面負有一定領導責任"。

伍皓一度"暫時選擇沉默"。南方周末記者獲知的消息說,在一次省委會議上,有的常委對伍皓的做法提出异議,後來省委書記白恩培表態是一次嘗試後,伍得以過關。

伍皓的種種努力,最終有了正面的評價。

10月26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2009年第3季度地方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雲南"陸良事件及慎用不明真相標簽"列于"重慶打黑風暴"之後,位列第二。

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官員們以往"維護雲南形象"的想法。伍皓的對本報記者說:最大的改變是觀念的改變,我的那些做法現在基本上都得到雲南官員們的認同了。

尋找平衡

媒體與政治的互動,使得昆明及至整個雲南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局面,在被稱爲"媒體新政"的背後,媒體與官員之間,也正在尋求某種平衡。

這種微妙,也體現在仇和身上。2008年的昆明市宣傳工作會議上,仇和說,要通過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改進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但他同時也表示,各級宣傳部門要做到在重大問題上不缺位、關鍵時刻不失語,搶占輿論制高點,最大限度地擠壓負面信息和傳播空間。

在接受本報記者如何看待所謂的負面報道時,當地一位官員的回復是:我認爲昆明市政府的各項創新就已經足够我們媒體報了,老百姓也會關心。

媒體本身的自律亦成爲主管官員們要考慮的問題。

6月23日,就在雲南省招生考試院發布雲南普通高考最低控制綫截止日期的前一天,一條內容爲"雲南2009普通高考最低分數控制綫"的新聞在國內各大網站間流傳。"山寨高考分數綫"一度影響了許多考生志願的填寫。

在此之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提出:雲南將建立假新聞追踪制度,要建設"負責任媒體"。雲南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向社會徵召除了能看到報紙沒有一分錢報酬的"媒體義務監督員"。

消息發出後,二百多人報名,裏面有不少是地方州市官員和記者。伍皓趕緊建議把這些利益相關方給剔除。但問題仍然在,一個媒體義務監督員,以前到新聞單位上訪過很多次,但幷沒被報道。當上媒體義務監督員之後他拿著證就去媒體鬧了,認爲對他的事"失語"也在監督之列,必須要報道他的事。

爲此,新聞工作者協會趕緊制定了《媒體義務監督員暫行管理辦法》,要求媒體義務監督員不能直接到新聞單位,只能通過記協,也不能糾纏涉及自己的私事,否則收回監督員證幷向社會公示。

伍皓因爲這個舉動受到許多批評,"他們誤解我是要通過媒體義務監督員來控制打壓媒體。"伍皓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而雲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專職常務副秘書長汪林正則告訴本報記者,其中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層深意:有媒體義務監督員,有重大事件媒體噤聲的時候,媒體義務監督員可以提議,媒體則可以借著民意行使監督權。

在伍皓看來,新聞改革,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改革的最佳鏈接點。"新聞執政的理念,美國早就樹立了",伍皓說。他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新聞 ——政治的幻象》一書。那本書的點睛之筆是前白宮傳播顧問大衛•杰根的話:"要成功執政,政府必須確定議程,而不能讓媒體來爲它確定議程。"

不過,相較于昆明"一把手"的仇和,身爲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伍皓所要做的努力顯然更多。"關鍵是能走多遠",在伍皓被"壓擔子"後,仍有不止一位官員對記者說。


http://www.infzm.com/content/37554

全民總動員拯救美國報業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石岩 發自香港 2009-11-18 19:56:11

""誰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被及時準確地呈現在報紙上。新聞不爲編輯記者的職業榮譽感而存在,維繫社會的良好運轉和情感凝聚力才是報紙的價值所在。""

" ——吉姆•艾莫斯是《皮卡尤恩時報》主編,
他負責報道新奧爾良的一切:卡特裏娜飓風、市政府年度支出預算、公寓碎尸案、居民結婚周年紀念、高中足球賽…… 他曾和同事一起,四次爲《皮卡尤恩時報》贏得普利策新聞獎,他堅信即使每個街角都有一個麥當勞的城市也有自己的性格。 "

""'碎片化'
的網絡每天像白蟻一樣蠶食著幾代美國新聞人爲之添磚加瓦的新聞大厦。轉載不付錢不說,還帶來整個社會信息結構和知識結構的碎片化——這對政府、大財團、公司老闆這些强權勢力來說是好事,他們會更加方便地利用人們的無知蓄意掩埋真相。""

" ——漢克斯•克利班戈奧夫(《費城問訊報》駐芝加哥記者)
對博客、推特、facebook不屑一顧。"

2005年8月30日,凱特琳娜飓風席捲新奧爾良,紙質的《皮卡尤恩時報》沒有上攤,但報人堅持在網上出版了PDF版。灾後一年,該報攝影記者約翰•邁克哥斯特因在飓風中被毀壞的家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不得以在高速公路上與警察飈車,逗引警察向他開槍以得到賠償。

在香港浸會大學,被請來做第三届工作坊的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們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來自學生刊物《青年記者》的封面。封面上印著一位妖嬈而面目模糊的長髮女子,一長串黑色的粗體字叠印在她的臉孔前:變化中的新聞面孔:報道?賦權?還是娛樂大衆?

這個問題被擴展成一連串問號:在網絡環境下,嚴肅新聞的需求量是否正在下降?數碼相機會不會讓攝影記者絕種?如何看待美國報紙銷量的持續下跌?" '娛樂'這個字眼無禮而討厭。"簡•普雷茲以不疾不徐的女中音回應。普雷茲在贏得2009年普利策新聞獎國際報道獎前,去過很多危險的地方。饑饉和戰亂中的索馬里、火力密集的巴以衝突帶……

"我們的工作非常嚴肅。《紐約時報》的44個駐外記者站以向公衆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爲己任。從《紐約時報》建立的那天起,這個使命從來沒有改變過。"普雷茲說。

普雷茲的前輩、1987年普利策新聞獎國際報道單元的獲獎者麥克•帕克臉色紅潤,大腹便便。這位《洛杉磯時報》的前總編、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前院長,自信地把來勢汹汹的問題撥到一邊:

"不錯,美國報紙的銷量確實下降了。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麥克•帕克在《洛杉磯時報》工作的時候,該報的發行量是117萬份。現在,它的銷量已經下降了一半。但網絡讀者却增加了兩到三倍。

"我們在美國經歷的是報紙營銷模式的崩盤,不是新聞行業的崩盤。在座的各位,誰不在網上瀏覽新聞?說句公道話,跟數字時代到來之前比,我們每個人都是胃口更大的信息消費者。"帕克一字一頓地反擊:"你們過得怎麽樣?我聽說香港有四十多家報紙,都掙錢嗎?"

失業的普利策新聞獎得主

保羅•基柏林從1985年開始做記者,今年是他職業生涯的最高峰。4月普利策新聞獎揭曉,作爲合作作者之一,基柏林贏得普利策新聞獎本地報道獎。

不過,基柏林已經無法在四溢的香檳泡沫中跟同事分享得獎的快樂。得獎之前三個月,他已經在裁員的寒潮中被東家《東部峽谷先驅報》辭退——在美國報紙此一輪的行業危機中,地方報紙受到的衝擊最大。地方報紙以本地新聞爲主。國際新聞、國內新聞可以轉載別家報紙,成本相對低,本地新聞却只能由記者采寫得來。在裁員和减版的衝擊之下,本地新聞縮水最厲害。

基柏林只是數以千計的失業記者中的一個。全美報業從業人員已經從1990年代黃金時期的6萬人跌至2009年的4萬人。這個規模跟1970年代初相當——那是美國報紙擺脫政黨和財團控制,真正開始職業化、獨立化報道的開始。

從1960年代開始做記者,見證了美國報業曾經的黃金時代、正在經歷其黑鐵時代的麥克•帕克認爲,報業裁員不僅是行業的悲哀,也是整個社會的倒退。 "記者是提問題的人。他們丟掉飯碗,向國會、市政廳、大財團,向一切把持公共資源的機構提問題的人和他們所提的問題將越來越少。"

受行業不景氣的影響,今年提交給普利策新聞獎的參評作品數量比往年下降13%。在以往的參評作品中,揭示社會問題的調查性報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報紙把這種耗時長,耗財耗力多的"高成本新聞"看作奢侈品,甚至看作負擔。

裁員、縮减版面……成本降低的速度却遠遠跟不上發行量萎縮的速度。繼2008年報業寒冬之後,2009年4至9月,400份美國報紙的發行量平均下降一成。普雷茲效力的《紐約時報》發行量下降7%,帕克曾效力的《洛杉磯時報》發行量下降11%。

種種迹象表明,美國嚴肅大報在過去三十年間享受的壟斷性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流金歲月裏,報紙年利潤百分之二三十稀鬆平常。

作爲美國報業旗幟的《紐約時報》,甚至成爲了哥倫比亞商學院"品牌與科技創新"工作坊裏的一道"腦筋急轉彎"題目:如何拯救《紐約時報》。

題目要求考試者在15分鐘之內,分析《紐約時報》的現狀,幷將其概括爲命題A,把命題A取反,得到人人意料之外的命題B,看命題B的答案是不是醫治《紐約時報》之痛的好藥方。

參加工作坊的商界精英們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

命題:閱讀産生廣告收益;反命題:報紙沒有讀者;辦法:把報紙的記者和專欄作家租給別的公司。

空氣?水?還是博物館?

上個月,美國新聞教育重鎮、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學術刊物《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刊出的長達36頁的調查報告《重塑美國新聞業》。報告堅守美國新聞業的精英主義路綫,認爲在危機四伏中,新聞業轉型的原則是"以各種可能的媒介,呈現獨立、原創、可信的報道,不管這樣的報道受不受歡迎,能不能賺錢"。

該報告由雷納德•托尼和麥克•舒德森共同完成。托尼有44年的新聞采編經驗,在《華盛頓郵報》總編位子上幹了18年。舒德森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這份建立在大面積采訪和調研基礎上,幷集納若干同題研究成果的報告,最能體現美國人對于新聞的複雜心態。

一方面,新聞被看成乾淨空氣、安全街道、優質教育、公共衛生——對社會福祉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這種本該屬于進行時態或將來時態的文體,却被頻頻比作博物館。

部分研究者認爲,新聞應該像博物館一樣,從市場退出,由慈善家和基金會接管。

一些努力在生死綫上掙扎的新聞網站放弃過去擴大用戶群、提高瀏覽量的策略,轉而培養一小部分用戶的忠誠度。

以"聖地亞哥之聲"爲例,它的生存之道是:"就像歌劇、博物館、管弦樂依然有觀衆一樣,新聞也該尋找自己的忠誠讀者——這些人堅信新聞應該像歌劇、博物館一樣存在下去。"

儘管只有區區每月10萬人次瀏覽量,"聖地亞哥之聲"却是當地的知名媒體。

跟常見的地方性網站不同,它不登菜譜、影評,沒有體育新聞,專做産經報道和調查性報道。對公司商業欺詐、問題四伏的養老基金、警察局錯誤統計犯罪率等熱辣題目的扎實報道爲"聖地亞哥之聲"贏得美國國家級新聞獎"調查報道采編獎"。

向政府搖尾乞憐?

雷納德•托尼和麥克•舒德森爲危機中的美國新聞業開出"全民動員"的藥方:政府、大學、基金會、慈善家、博客、網站、電臺、電視臺、報紙、社區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藥方受到譏諷:向政府和基金會乞憐與其說是爲新聞業籌劃未來,不如說是給新聞寫墓志銘。

其實,藥方幷不是他們兩人的發明,而是衆多實際操作經驗的總結。

從2005年到2009年,以騎士、卡內基、福特、麥克阿瑟、洛克菲勒等大牌基金會爲領頭羊的全美大大小小的基金會,已經向非營利的新聞媒體注資一億兩千八百萬美金。

把報紙轉變成非營利機構的議案,已經由馬裏蘭州參議員本•卡丁提交給國會。不過目前沒有任何進展,因爲卡丁議員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那些負債累累的報紙一旦變成非營利機構怎麽活。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NPR)正利用其龐大的駐外機構和美國國內280家成員電臺組成的傳播網絡,展開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接管報紙的失地。儘管在經濟危機中,NPR也經歷了近25年來的第一次裁員,但同時也聘用了有史以來第一位調查新聞的編輯。

年投資幾十萬到一百萬美金,以基金會、廣告收入、用戶繳費等多種資金來源爲後盾的網絡新聞媒體像雨後春笋一樣在全美各地冒出來:

在目前全美最大的非營利新聞機構Propublica,36位調查記者和衆多公民記者幷肩作戰。公民記者的任務是從6000個獲得聯邦政府資助的項目中選取510個樣本,檢測其進展情况。Propublica要求這些公民記者懂合同法,"可不是誰都行",Propublica負責"社會分配"調查的編輯阿曼達•米歇爾在接受托尼和舒德森采訪的時候說——這是Propublica一貫的做法:根據報道領域的不同,選擇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公民記者。

2008年,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伊朗籍畢業生Kely Golnoush Niknejad建立了"德黑蘭辦事處"。這是一個由大約二十名伊朗人、伊朗難民和職業記者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爲其供稿的博客。他之所以建立"德黑蘭辦事處"是因爲在一次校園講座中聽說,伊朗的新聞之所以透明度很差,是因爲沒有任何一家新聞媒體能在德黑蘭設置駐外機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