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路稅制(霧穀飛鴻)

美國公路稅制

霧穀飛鴻

聯邦燃油消費稅歷史

從提議到實行歷時15年,中國2009年在全國範圍開徵燃油稅,同時逐步取消公路養路費、公路運輸管理費等六項費用。據報道,其主要目的是實現"多用多繳,少用少繳"的公平原則,同時利用稅收杠杆引導燃油消費者節能减排,購買小排量汽車,以利環境保護。最近又有報道說,車船稅即將調整,也是出于所謂"抑大揚小",鼓勵采用小排量汽車。

中國讀者可能對美國針對汽車如何收稅有興趣,本文就對此作一簡單介紹。今天先講聯邦政府收稅的情况,明天再談今後變化的可能趨勢,最後說一說各州及地方政府是如何拿汽車下手開闢財源的。首先要說明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從來沒有收過養路費,一開始徵收的就是燃油稅。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1769年爲取悅康熙皇帝,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台、也不知道究竟造沒造出來的蒸汽動力汽車。從那以後的一百多年裏,各式各樣的汽車都不過是發明家和愛好者的事兒。直到19世紀末期德國人本茨辦工廠製造燒油的內燃機汽車,它才逐漸成爲實用的交通工具。到20世紀初期,福特的標準化和流水綫則開創了汽車時代新紀元。

汽車多了起來,各國政府爲了創收就開始打汽車的主意。1914年美國聯邦政府試圖對汽油徵收每加侖2美分的燃油稅,結果國會沒有通過,翌年威爾遜總統舊案重提,依舊以失敗告終。但是1919年俄勒岡州闖關成功,開徵每加侖1美分的燃油稅。接下來的十年裏,全美48個州和首都地區都陸續開始徵收燃油稅,稅率最高每加侖7美分。聯邦政府還是沒有能够分到一杯羹。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蓬勃發展,號稱"咆哮的十年"(Roaring Decade )。到胡佛1929年3月就任總統,趕上了一個尾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大蕭條爆發,紐約股市落回到30年前開市時的水平。百業雕敝,民不聊生,政府收入驟减。三連任的財長安德魯۰梅隆,以减稅著稱,原來是人人稱羨的經濟成長功臣,一夜之間從"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以來最好的財長"變成了"從上一位財長以來最好的財長",大權旁落到次長奧格頓۰米爾斯手中。最終梅隆外放駐英大使,米爾斯接手。爲了减少財政赤字,胡佛和米爾斯推動國會通過1933財年預算,除了大幅提高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恢復一戰期間的消費雜稅之外,首次由聯邦政府徵收每加侖1美分的燃油消費稅。
燃油稅證明是一隻會下蛋的好母鶏:第一年就收了1.25億美元,幾乎占年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威爾遜如果在世(他死于1924年),一定悔青了鼻子:當初如果不是那麽擰巴,哪里會有一戰欠下的巨額國債!

政府和國會嘗到了甜頭,原先只說收一年試試看,結果年復一年地續延下來。到了1940年,二戰已經在歐洲爆發,羅斯福政府作爲備戰措施之一,將燃油稅提高到1.5美分,爲期5年,到時候再降回去。第二年又改了主意,取消5年的限制,乾脆將其永久化。

每加侖1.5美分的燃油稅實行十年有餘,韓戰爆發,軍費大增,1951年國會將燃油消費稅提高到2美分,計劃到1954年3月再降回原位。結果雖然在1953年簽訂了停戰協定,但是國際局勢依然嚴峻,政府于是故伎重演,連續3年立法保持每加侖2美分的燃油稅。不過爲了照顧農民的利益,規定從1956年開始,對農用車輛用于農業生産消耗的燃料返還燃油稅。

1956年是燃油消費稅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那之後,燃油稅不再進入聯邦政府的大金庫,而是專款專用,用于修建、管理和維護州際高速公路。

二戰前後美國沒有全國性的(州際)高速公路,羅斯福曾經計劃修建,也設立了具體機構進行規劃,但是鑒于聯邦財力,以及各方利益的牽制而只能小打小鬧。等到艾森豪威爾當上總統,韓戰也告一段落,騰出手來就推動國會重新規劃州際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修建十來萬公里的高速公路,錢從哪里來?誰用誰出錢,多用多出錢,燃油消費稅在當時是最公平合理的辦法。于是1956年國會通過《高速公路預算法案》,將燃油稅提高到每加侖3美分,建立"高速公路信托基金",在13年內籌集250億美元,由聯邦政府出資90%建設州際高速公路。至今,美國絕大多數高速公路不收費,原因就在于此。

此後,隨著形勢發展和通貨膨脹,燃油稅有若干次調整。50年代末期上調了1美分。20多年之後,里根總統當政,國會在1982年將燃油稅提高了5分錢,成爲每加侖9美分,規定其中要有1分錢用于公共交通系統。1990年在老布什總統任期,由于經濟蕭條,將燃油稅又提高5美分,而且從中間拿出一半補貼國家財政。到克林頓上任,1993年再次提高燃油稅4.3美分,全部用于補貼財政虧空。4年後經濟好轉,1997年立法將這4.3美分撥回給高速公路信托基金。

到今天爲止,美國聯邦政府徵收的燃油稅已經17年沒有調整,每加侖汽油18.4美分(其中有0.1美分用于地下儲油罐泄漏防治),柴油24.4美分。由于物價上漲,聯邦道路、橋梁隧道老化,維護翻修費用巨大,這筆錢已經入不敷出。是再次提高燃油稅呢,還是有更加公平的辦法解决?國會自2005年以來就在爲此發愁。有人提出在5年內每年提高燃油稅5到8美分,然後根據通貨膨脹逐年調整。還有人認爲,現在油電混合動力車已經不少,全電動汽車也指日可待,繼續以燃油稅來維持聯邦道路,將失去公平公正的基礎,建議改爲按車輛行駛里程數收稅。

注:一加侖相當于3.8升,一加侖18.4美分相當于每升4.84美分。按今天人民幣牌價6.8296兌1美元折算,大約相當于每升繳納燃油稅人民幣0.33元。

燃油稅還是行車里程稅(VMT Fee)?

本來燃油消費稅是一個比較公平合理的解决收繳道路修建、維護和保養費用的辦法:你的汽車馬力越大,車載越重,開得越多,對道路的需求就越多,磨損也越大,同時因爲你消耗的燃料也多,所以繳納的燃油稅自然也比別人高。絕對公平不好說,相對公平做到了。

新問題是現在油電混合動力車已經不少,全電動汽車也指日可待,這些車輛要麽燒同樣多的油可以跑更多甚至一倍以上的里程,或者根本就不用汽油。隨著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的關注,低碳經濟日益得到重視,這樣的車輛將越來越多。所以繼續以燃油稅來維持公共道路,將失去公平公正的基礎。而行車里程稅是你開車跑的路程多,就多交稅,還可以區分不同車型設定不同稅率,做到比燃油稅更加公平。這只有在全球定位系統和信息革命的今天才具有現實可能性。

目前嚴重的問題是,聯邦政府徵收的燃油稅已經17年沒有調整。由于物價上漲,聯邦道路、橋梁隧道日益老化,維護翻修費用巨大,高速公路信托基金收上來的錢入不敷出。國會2005年就有議員提案,企圖在5年內每年將燃油稅每加侖提高5~8美分,過後根據通貨膨脹逐年調整。但是美國老百姓從來不喜歡加稅這個主意,凡是提出要給普通百姓加稅的議員往往在改選時名落孫山,所以徹底改變徵稅方法,曲綫救國達到增收目的,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這種形勢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叫做 "2005年安全負責靈活高效運輸公平法" (The Safe, Accountable, Flexible,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2005,簡稱SAFETEA)。該法要求運輸部高速公路管理局進行研究,對采用行車里程稅替代燃油稅的可行性進行評估,提出報告,供國會决策。

根據SAFETEA,運輸部近年來在華盛頓州、德克薩斯州和俄勒岡州開展了多項實驗性研究。規模最大的是委托愛荷華大學進行的兩期研究,每期一年,在全國各選取具有代表性的6個地區,總共徵集2700名志願者,在他們的汽車上安裝帶有全球定位系統的計算機,記錄他們的行車距離、區間以及相關信息,同時要求受試者錄入他們每次加油的數據,通過衛星或基站系統將數據傳送到中心進行整理分析,同時聽取受試者的意見和反映。

高速公路管理局2009年10月的報告顯示,采用行車里程稅的好處是對所有車輛包括油電混合車、電動車都可以收費;可以針對車重、尾氣指標和其他車輛特性采用不同稅率;對高負荷路段實行高稅率可以鼓勵車主選擇其他路徑或時段,减少擁堵和尾氣排放;它還可以保持燃油稅統一收費的優點。

人們對新辦法的最大阻力是擔心個人隱私受到侵犯,同時也有其他的憂慮。例如不利于人們選用清潔燃料車輛或電動車;如果不能做到區分車輛的不同類型,或者某個地區堅持對車輛類型不加區分,勢必造成收費不公平。人們還擔心系統的可靠性會出問題。還有過去是通過加油站集中收繳,現在要對每個車主徵稅,將增加執行難度等。至于車載系統的成本由誰負擔,如何防止私自篡改的非法行爲等都需要先行解决。

但是,交通基礎建設和維護管理的經費來源需要作出根本改變已經是大勢所趨。個人隱私保護可以通過立法加以嚴格管理,儘管人們的憂慮有道理,但是美國在這方面的記錄相對而言信譽還算良好。所以,將燃油稅改成行車里程稅應該不會是遙遠的事情。

除了聯邦政府在朝這方面努力之外,到目前爲止,包括加州、麻省、紐約州、德州和弗吉尼亞州在內,有23個州在進行類似的研究或試驗。特別是俄勒岡州,它在1919年率先徵收燃油稅,現在又領風氣之先,在全美國第一個試行行車里程稅。

早在2002年,俄勒岡州議會就責令州政府建立一個工作小組,研究行車里程稅的實施辦法,解决燃油稅缺口(美國絕大多數州也徵收自己的燃油稅,用于修路和其他開支)的問題。在基本技術問題解决之後,2004年就撥款進行試驗。2005年秋有20輛汽車安裝了車載系統,驗證成功後,于2006年春由波特蘭地區260位車主進行了爲期一年的試用,他們在加油的時候,系統自動將州燃油稅扣除,同時繳納根據總行駛里程和在擁堵路段行駛的里程綜合計算得出的行車里程稅。工作小組2007年提交的報告,證明了這套系統的有效性。目前該州正在醞釀立法,準備在全州範圍實行行車里程稅。

其他國家,例如德國、新加坡、英國的倫敦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已經在實行類似的收費辦法。

州和地方政府的路稅

前兩天奧巴馬總統在白宮和亞利桑那州州長會談,主要議題是因爲聯邦政府在移民和邊境檢查問題上遲遲未能出臺改革法案,該州不久前就自己制定了針對非法移民的嚴格法律,引起了移民團體的强烈抗議。奧巴馬在會談中表示,移民和邊境管理是聯邦政府的職責,我們不能有50個不同的移民法。但是,在美國憲法明確賦予聯邦政府的職權之外,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除非違憲,聯邦政府無權過問,包括婚姻法、公司法、槍械管理法和州稅地稅等,所以美國有遠遠超過50個針對汽車的不同稅法。

駕車穿過林肯隧道從紐約進入新澤西,你會發現加油站汽油標價每加侖至少便宜了兩毛錢,原因就在于兩個州徵收的燃油稅差別巨大:紐約州是每加侖 59.6美分(平均值,因爲除了州燃油稅之外,每個縣還要徵收從3.125%到4.75%不等的燃油消費稅),而新澤西州只有32.9美分。

在美國,目前州燃油稅最高的是加州。每加侖汽油平均63.9美分,柴油是72美分,其中包括6%的州稅和1.25%的縣稅,以及每加侖1.2美分的地下儲油罐泄漏防治費和其他地稅。最低的是阿拉斯加州,每加侖汽油26.4美分,柴油32.4美分。我所居住的弗吉尼亞州爲中間偏低,汽油38美分,柴油 44美分。很多州的燃油稅還和標號有關,汽油等級越高,稅率也越高。

不像聯邦燃油消費稅專款專用于道路修建和維護管理,很多州和地方政府的燃油稅除了主要用于道路外,也有一部分列入財政收入,根據法律用在其他方面。例如我所在的弗吉尼亞州,燃油稅收入就有大約12%用于教育經費。

除了燃油稅之外,地方政府針對汽車還可能徵收其他一些稅費,主要有購置稅,登記注册費,財産稅,年檢費等。這些稅項和燃油消費稅一樣,也是各地不同,而且更加五花八門。把自己所在地區的稅費弄得清楚的人不多,就是運輸部有關專家也不一定拿得出全面準確的數據。

拿我居住的地方來說,家用汽車購置稅是3%,下限35美元。兩萬美元的車要交600美元的購置稅。如果你買的是售價500美元的二手車,還是要交35美元的購置稅,實際稅率就成了14.3%。

年度登記注册費(牌照費)根據車重不同爲38.75到49.75美元。第一次上牌照的時候,你可以另外加錢選用個性化的車牌,只要1)不和已有的車牌字母數字重複,2)不是法律規定的帶有種族歧視含義的字母數字,多交10美元即可。你還可以選用贊助教育或慈善機構不同圖案的車牌,有的是一次性多交 10到50美元,還有的每年多交10到25美元。

我們州的車輛安全年檢費是16美元。我們的鄰居馬裏蘭州,是將牌照費和安全年檢合在一起,每兩年一次,3700磅以下的汽車收費128美元,3700磅以上是180美元。

因爲我住在大華府地區,按照弗吉尼亞州的規定每兩年還要進行一次尾氣檢測,收費28美元。

針對私人汽車徵收的個人財産稅,各地的差別就更大了,有的州或地區根本不收。我所在的弗吉尼亞州,該稅項全州統一稅率,但是由縣級政府徵收使用。 1998年共和黨人吉爾摩參加州長競選,主張取消價值兩萬美元以下的汽車個人財産稅(昂貴汽車也减免兩萬美元那部分的稅),由州財政補貼各縣因此减少的收入,大得人心而一舉當選。後來因爲當時掌控州議會的民主黨議員的抵制,不得不采取分5年逐步取消的辦法。結果後來網絡泡沫破裂,州財政吃緊,沒有那麽多錢返還各縣,因此在减免額度達到三分之二的時候停了下來。所以現在大家還要交一部分:汽車價值在一千美元以下的全免,一千到兩萬之間按照稅率4.75%計算後减免64%。舉例來說,你的汽車價值15000美元,14000元那部分大約要交239美元的稅。

這個系列涉及的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車。至于卡車等重型車輛的稅收以後有機會再談。

http://blogs.america.gov/mgck/2010/06/02/%E7%BE%8E%E5%9B%BD%E5%85%AC%E8%B7%AF%E7%A8%8E%E5%88%B6%E4%B9%8B%E4%B8%80%EF%BC%9A%E8%81%94%E9%82%A6%E7%87%83%E6%B2%B9%E6%B6%88%E8%B4%B9%E7%A8%8E%E5%8E%86%E5%8F%B2/

0 意見:

張貼留言